下探到 7 万,比亚迪把「智驾溢价」打没了

AIGC动态6小时前发布 geekpark
45 0 0
下探到 7 万,比亚迪把「智驾溢价」打没了

 

文章摘要


【关 键 词】 智能驾驶比亚迪战略行业拐点技术创新低价普及

比亚迪在智能化战略发布会上推出「天神之眼」高阶智能驾驶系统,并一次性上市21款搭载该系统的车型,覆盖王朝网和海洋网系列,包括起售价仅7.88万元的海鸥车型。这是行业首次将高阶智驾功能下探至7万元级别,彻底打破「智驾=高价」的固有认知。比亚迪集团董事长王传福宣布,行业衡量标准应从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转向高阶智驾渗透率,标志着全民智驾时代的开启。

此次发布的「天神之眼」系统分为三个版本:A版配备3颗激光雷达,瞄准高端市场;B版支持城区NOA功能;C版则采用纯视觉方案,主打高性价比。比亚迪重点推广的C版系统计划于2025年底通过OTA升级「城市记忆领航」功能,实现特定路线的自动驾驶。同时,比亚迪宣布其璇玑架构将接入Deepseek-R1大模型,加速AI能力提升。这一系列动作显示,比亚迪正通过技术分层策略,将智驾功能渗透至全价格带车型。

市场层面,比亚迪以「增配平价」策略强化竞争力:主力车型如秦PLUS保持7.98万元起售价,但全系升级智驾功能。6.98万元起售的海鸥车型不仅搭载智驾系统,还配备冰箱等舒适性配置,重新定义入门级车型标准。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70%的汽车消费集中在20万元以下市场,而此前高阶智驾车型占比不足10%。比亚迪的布局直接瞄准这一市场空白,可能大幅提升智驾技术的市场渗透率。

行业竞争格局因此发生剧变。长安汽车发布「北斗天枢2.0」计划,小鹏汽车加速L3级自动驾驶研发,而合资品牌因智能化进程滞后面临边缘化风险。比亚迪2024年全球销量达427万辆的市场体量,使其具备重塑行业规则的能力。随着智驾核心零部件成本因规模化生产下降,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将迎来发展机遇,智能驾驶商业模式或向「标配化」倾斜。

这场智能化竞赛已超出技术升级范畴,成为决定车企生存的关键战役。王传福强调「不跟就得死」,预示着行业将进入深度洗牌期。比亚迪通过将高阶智驾与低价策略结合,不仅颠覆用户对智能汽车的价值认知,更推动行业从电动化竞争转向智能化决战。市场反应印证了这一趋势——战略发布后比亚迪股价三日累计上涨16.74%,市值激增超1300亿元,显示资本对智能化转型的高度期待。

“极客训练营”

原文和模型


【原文链接】 阅读原文 [ 2479字 | 10分钟 ]
【原文作者】 极客公园
【摘要模型】 deepseek-r1
【摘要评分】 ★★★★★

© 版权声明
“绘蛙”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