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系具身智能公司「千寻智能」获 5.28 亿元 Pre-A 轮融资

清华系具身智能公司「千寻智能」获 5.28 亿元 Pre-A 轮融资

 

文章摘要


【关 键 词】 具身智能融资机器人深度学习创业

具身智能领域近期迎来重要进展,清华系公司千寻智能完成5.28亿元Pre-A轮融资,由阿美风险投资旗下Prosperity7 Ventures领投,招商局创投、广发信德等多家资本参与。华发集团、浙江省科创母基金与浙江东方共同发起的善富科创子基金也进行了战略加持,老股东达晨财智、柏睿资本等持续加码。千寻智能成立于2024年2月,核心创始成员包括清华叉院助理教授高阳和前珞石机器人CTO韩峰涛,两人在AI与机器人领域的能力互补,为公司的技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高阳的学术背景和职业经历为千寻智能的技术方向提供了重要支撑。他在伯克利攻读博士期间,专注于机器人跨模态视觉和触觉交互研究,并在Waymo实习期间深入探索自动驾驶算法。回国后,高阳转向通用机器人研究,并在清华叉院开展计算机视觉与机器人结合的强化学习应用研究。他的学术成果,如ATM、ViLa和CoPa等项目,为具身智能的实践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韩峰涛则凭借十余年机器人行业经验,主导交付了超2万台工业机器人,并在1000多个落地场景中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工程化经验。两人的合作使千寻智能在具身智能领域具备了独特的技术优势。

千寻智能的技术布局聚焦于具身智能基座大模型,采用轮式+双臂方案,并在近期公布了Spirit v1 VLA演示视频,展示了全流程叠衣任务的能力。公司推出的首款商用级人形机器人Moz1,其一体化关节的功率密度比特斯拉人形机器人Optimus提高了15%,标志着其在硬件技术上的突破。此外,前字节跳动AI技术专家解浚源的加入,进一步增强了公司在具身大模型研发方面的实力,为未来的技术革新带来了更多可能性。

千寻智能的快速发展不仅得益于创始团队的技术背景,也离不开资本市场的支持。本轮融资的顺利完成,为公司后续的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随着具身智能领域的持续升温,千寻智能有望在机器人技术商业化进程中占据重要地位。未来,公司将继续探索具身智能在工业、服务等领域的应用,推动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现实场景,为行业带来更多创新解决方案。

原文和模型


【原文链接】 阅读原文 [ 987字 | 4分钟 ]
【原文作者】 AI科技评论
【摘要模型】 deepseek-v3
【摘要评分】 ★☆☆☆☆

© 版权声明
“绘蛙”

相关文章

“极客训练营”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