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摘要
中美在AI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尤其是在专利数量和算力方面的对比尤为突出。数据显示,中国在生成式AI(GenAI)专利数量上占据全球70%的份额,远超其他国家,特别是在2014年至2023年间,提交量达到了38,000多项。然而,尽管中国在专利数量上领先,美国在专利和出版物的引用量上依然稳居第一。例如,OpenAI虽然仅发表了48篇文章,但这些文章获得了高达11,816次的引用,显示出美国在学术影响力上的优势。中美顶级模型的差距已经缩小至0.3%,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然而,AI竞赛的核心并非仅仅是专利数量,而是算力。根据AI Futures Project的两位核心成员Scott Alexander和Romeo Dean的分析,美国在AI竞赛中占据优势的关键在于其强大的算力资源。全球最顶尖的芯片制造商台积电的生产设备依赖于美国及其盟友,这使得美国能够通过芯片出口管制限制中国的算力发展。截至2024年,美国拥有全球75%的先进AI芯片,而中国仅占15%。这一比例预计到2027年不会有太大变化。由于美国的芯片制裁,中国企业获取算力的成本比没有制裁时高出约60%,这进一步加剧了中美在AI领域的差距。
尽管中国在算力上处于劣势,但两位作者指出,中国在算力的集中使用上可能比美国更出色。如果中国能够将15%的算力份额中的10%集中到一个单一的大型AI项目中,就有可能在2026-2027年迅速赶上美国。然而,美国在算力资源上的分散使用可能会使其领先优势保持在15-20%之间。因此,美国在算力方面的微弱优势可能会持续到2027年,除非美国在芯片制裁上执行不力,或者中国在算力集中化方面取得快速进展。
电力供应也是AI发展的重要因素,但在2027-2028年期间,电力对AI发展的影响预计不会太大。中国在电力供应上具有优势,但美国有能力调集足够的电力产能,避免出现瓶颈。如果AI大爆发推迟到2030年代,中国将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除了算力,人才也是AI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尽管中国在STEM专业的博士毕业生数量上是美国的两倍,但美国能够吸引全球顶尖人才,这使得中美在人才方面的竞争仍存在不确定性。然而,一旦AI开始自我改进,算力将成为研发的瓶颈,限制算法研究人员验证新想法的能力。因此,算力的限制将比人才优势更为关键。
总的来说,美国在AI竞赛中的领先地位依赖于其对芯片制裁的严格执行。如果美国能够保持这一优势,并扩大在2027-2028年期间的领先地位,那么其全球AI领导地位将有望延续到2030年代后期。
原文和模型
【原文链接】 阅读原文 [ 3023字 | 13分钟 ]
【原文作者】 新智元
【摘要模型】 deepseek/deepseek-v3/community
【摘要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