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的投资人:人形机器人只是个会走路的大玩具,何必烧钱|钛媒体AGI

三年前的投资人:人形机器人只是个会走路的大玩具,何必烧钱|钛媒体AGI

 

文章摘要


【关 键 词】 机器人具身智能康养老龄化投资

在傅利叶十周年庆典暨首届具身智能生态峰会上,火山石投资创始合伙人章苏阳指出,机器人行业正经历新旧分类的转变,老机器人公司从已有产业基础向机器人领域过渡,而新机器人公司则专注于具身智能。具身智能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开源可能成为趋势,企业结合通用技术和具体解决方案的收费模式,可能是未来落地的主要方式。2024年中国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已超过1500亿元人民币,显示出该行业的巨大潜力。

傅利叶创始人兼CEO顾捷强调,人形机器人技术本质上是解决“人和机器如何相处”的核心命题。AI与机器人技术的结合将释放巨大的生产力,硬件本体的成熟也将推动产品商品化进程。顾捷预测,具身智能和人形机器人行业的发展将加速,希望在3到5年内实现“机器人的GPT时刻”。傅利叶致力于创造以人为中心的具身智能,推动康复养老行业的变革。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9697万人,占总人口的21.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15.4%。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催生了“银发经济”和“康养”等新趋势,预计中国银发经济规模约为7万亿元,占GDP的6%。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江磊表示,人形机器人可以解决制造业冲击和老龄化问题,预计今年将生产1.5万台人形机器人投入各行业,过去三年的行业发展速度超过新能源汽车。

具身智能的概念随着人形机器人的“智慧化”而诞生。英伟达CEO黄仁勋认为,AI的下一个浪潮将是具身智能,即能理解、推理并与物理世界互动的智能系统。江磊预测,到2030年,具身智能可能进入消费者家庭,导览、商超服务、康养中的非接触交互、送药等场景将广泛应用机器人产品。顾捷表示,人形机器人最大的挑战是运动智能和认知智能,需要变成通用智能。傅利叶专注于运动智能,而认知智能则需要大模型支撑。他认为,中国人形机器人已进入领先状态,有望落地实现通用场景任务,并与人类进行简单交互。

傅利叶成立于2015年,起家于康复机器人领域,目前业务涵盖人形机器人核心业务与智能康复解决方案。公司推出的GRx系列人形机器人已覆盖导览咨询、学术科研、医疗康复等应用场景。今年1月,傅利叶完成近8亿元的新一轮融资,投资方包括Prosperity7 Ventures、国鑫投资等。顾捷表示,傅利叶一边做康复一边做人形,二者相辅相成,未来机器人的形态将根据实际价值和效率来定义,而不仅仅是人形和非人形的分类。

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预估销售量达2400台,2025年将达到7300台,市场规模接近24亿元;预计到2035年,人形机器人进入快速起量期,市场规模有望接近1400亿元。全球范围内,2025年人形机器人市场销量有望达到1.24万台,市场规模63.39亿元,到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销量将超过500万台,市场规模将超过4000亿元。

尽管人形机器人行业前景广阔,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机器人数据匮乏、AI与硬件融合不足以及市场落地较弱等问题。上海大学上海市智能制造及机器人重点实验室教授李静指出,具身智能技术的核心在于操作模型与通用大模型的结合,人形机器人运动控制的突破是长期过程,限制了其应用场景。傅利叶与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同济大学及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动具身智能技术在康复医疗和产业服务领域的创新应用。

顾捷强调,机器人最终要服务于人类,无论是陪伴、康复训练还是进入家庭场景,机器人必须具备温度,能够与人类交互。傅利叶的下一个十年战略将聚焦于康养、交互和服务于人,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的进一步发展。

原文和模型


【原文链接】 阅读原文 [ 3657字 | 15分钟 ]
【原文作者】 钛媒体AGI
【摘要模型】 deepseek/deepseek-v3/community
【摘要评分】 ★★★★★

© 版权声明
“绘蛙”

相关文章

“极客训练营”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