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DeepSeek赚钱的“卖铲人”,浮夸至极](https://www.xuexiaigc.com/wp-content/uploads/article-images/3ec7474ce2b3a4a0a5.webp)
文章摘要
【关 键 词】 AI培训、知识付费、技术炒作、行业乱象、市场泡沫
随着DeepSeek人工智能技术的爆火,围绕其衍生的商业模式迅速涌现。在淘宝、小红书、抖音等平台,以”年入百万”为噱头的盈利项目主要呈现三种形态:AI课程销售、AI技术服务和个人IP打造,其中以9.9元至599元不等的付费课程最为泛滥。这些课程内容多涉及DeepSeek操作指南、本地化部署教程,甚至混杂着与AI无关的电商运营技巧,形成”挂羊头卖狗肉”的乱象。
本地化部署服务作为技术变现的重要环节,实际体验却遭遇用户诟病。多位购买者反馈部署过程存在算力不足、模型效果差等问题,32B模型对显存的高要求使普通用户难以承受,与云服务商集成方案形成鲜明对比。技术开发人员则通过智能体开发、大模型调试等专业服务获取收益,但这种技术门槛较高的模式仅适用于少数专业人士。
在内容创作领域,部分博主鼓吹利用DeepSeek进行爆款内容复制的”洗稿”策略,通过情绪操控和同行抄袭实现流量变现。然而购买教程的用户普遍反映课程内容与免费资源无异,所谓的”秘籍”实为制造焦虑的营销话术。某新媒体从业者直言:”AI本质是效率工具,难以让普通人实现阶层跃迁,暴富承诺实属误导。”
这种现象与2023年ChatGPT爆红时的市场乱象高度相似。业内人士指出,当前DeepSeek相关培训的操盘者与当年贩卖AI焦虑的群体实为同一批人,其商业逻辑本质是“向淘金者兜售铲子”。科技评论人阑夕强调,优质内容生产需要复杂的调教过程,多数用户缺乏相应能力,导致学习成果与市场预期严重脱节。中关村科金总裁喻友平则认为,AI应用需兼顾行业认知与技术理解,当前市场存在明显的人才缺口,技术红利难以速成。
值得警惕的是,部分商家已重蹈”李一舟式”覆辙。去年以”中国AI教父”自居的李一舟,因课程质量低下和售后缺失遭全网封禁,如今类似剧本正在DeepSeek领域复现。有十年营销经验的专业人士警告:”别再被忽悠了”,强调普通用户应聚焦效率提升而非暴富幻想。随着监管趋严和用户认知提升,缺乏实质价值的投机行为或将面临市场淘汰。
原文和模型
【原文链接】 阅读原文 [ 2061字 | 9分钟 ]
【原文作者】 新浪科技
【摘要模型】 deepseek-r1
【摘要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