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好AI,DeepSeek得过玄学关](https://www.xuexiaigc.com/wp-content/uploads/article-images/cfc1ff35808b13c379.jpeg)
文章摘要
【关 键 词】 赛博玄学、AI算命、心理慰藉、科技狂欢、电子迷信
社交平台近期掀起用大模型DeepSeek进行命理测算的风潮,用户通过特定指令将其改造成”赛博算命师”,输入生辰八字获取人生预测。90后女生涂冰通过调试模型,发现其对感情经历和职场晋升的预测与自身经历存在部分吻合,这种”准与不准”的叠加体验催生了大量用户参与。年轻人在明知存在巴纳姆效应的情况下,仍将AI算命视为解压工具,社交平台上充斥着毒舌风格的命理点评截图,如建议”硕士退学嫁包工头””连吃49天魔芋爽”等荒诞内容,形成独特的网络亚文化现象。
DeepSeek展现的”思考路径”增强了可信度。用户林佳悦输入八字后,系统不仅分析命盘,还调取行业数据交叉验证,最终给出”2024年Q2前完成PMP认证”等具体建议。这种融合玄学与数据分析的呈现方式,使部分用户选择参考其建议。尽管平台明确否定算命科学性,称其为”购买赎罪券式的封建余孽”,但日均2000万的活跃数据印证了其作为”赛博安慰剂”的吸引力。
这场狂欢催生了意想不到的商业链。珠宝直播间开始主打”DeepSeek开光手串”,黑曜石、海蓝宝等饰品销量激增,商家蒋奇的小红书店铺周销量达300单。算命指令的病毒式传播与带货效应形成共振,29.9元的平价饰品因被赋予”改运”功能而热销。与此同时,用户毫无保留地输入生辰八字、职业信息等隐私数据,虽存在泄露风险,但未能阻挡参与热情。
技术层面,DeepSeek依托数千亿级中文语料库,在命理术语理解上优于国外模型。与ChatGPT隐藏推理过程不同,其分步解析的透明化设计强化了用户信任。当询问职业发展时,系统会推测提问动机、分析行业趋势,最终输出兼具命理玄学和现实考量的建议。这种高情商交互模式,使其在年轻人中扮演着心理咨询师的角色。
这场科技与玄学的碰撞折射出当代青年的生存焦虑。深夜服务器频繁崩溃、社交平台涌现”求算命”哀嚎,展现着快节奏社会中群体性迷茫。正如网友总结:”以前转发锦鲤,现在调戏AI”,当现实压力难以排解时,算法生成的确定性幻觉便成为临时避难所。尽管存在信息失真、逻辑漏洞等问题,但这场黑色幽默式的全民狂欢仍在持续发酵。
原文和模型
【原文链接】 阅读原文 [ 3424字 | 14分钟 ]
【原文作者】 字母榜
【摘要模型】 deepseek-r1
【摘要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