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让所有人都变成了Perplexity

AIGC动态1周前发布 Si-Planet
249 0 0
DeepSeek让所有人都变成了Perplexity

 

文章摘要


【关 键 词】 AI竞争商业模式技术突破行业变革开源模型

DeepSeek通过两次重大技术突破引发AI行业格局剧变。2024年5月推出的DeepSeek-V2以GPT-4百分之一的价格打破市场定价体系,而随后发布的R1模型在性价比上实现数量级提升,直接触发行业”零元购”浪潮。国际科技巨头微软、亚马逊、英伟达率先接入,国内阿里云、腾讯云等平台迅速跟进,通过赠送免费Token加速市场渗透。

智能硬件领域呈现全面拥抱趋势,智能手机与汽车厂商纷纷放弃自研路线选择接入DeepSeek。更引人注目的是,曾重金投入自研模型的文心一言、腾讯元宝等平台,在核心产品中主动集成竞争对手的技术,这种战略转向暴露出百亿级研发投入构建的技术护城河在开源模型冲击下的脆弱性。OpenAI被迫提前剧透GPT-4.5/5并推出免费无限畅聊策略,进一步印证技术迭代压力。

行业面临深层战略抉择困境:头部厂商既需应对短期产品体验可能落后的风险,又要权衡放弃自研带来的长期技术话语权丧失。这种两难催生出”双轨制”应对策略——基础模型研发转向纯研究导向,产品端则采取多模型并存的灵活架构。字节跳动将Seed模型重新定位为研究型项目,标志着预训练模型正回归技术突破本质。

技术革命带来的商业模式重构正在发生。DeepSeek R1使AI服务成本逼近”蒸汽机时刻”,类比18世纪煤炭效率提升引发的工业革命,杰文斯悖论在AI领域重现:成本下降反而刺激需求暴增。当Token定价趋近于零,直接收费模式逐步让位于广告与增值服务,Perplexity将广告植入AI对话的探索验证了这一趋势。技术创造者主动降价以扩大市场规模的战略,正推动生成式AI加速成为普惠技术。

在这场变革中,互联网时代积累的用户生态成为厂商核心防御阵地。各大平台通过快速接入先进模型维持用户粘性,即便这意味着承认战略误判或沦为”AI套壳”。这种务实策略反映出行业共识:在技术快速迭代期,保持产品开放性和场景掌控力比技术所有权更具生存价值。正如历史反复证明的,技术革命的最终赢家往往不是发明者,而是最擅长规模化应用的组织。

原文和模型


【原文链接】 阅读原文 [ 2076字 | 9分钟 ]
【原文作者】 硅星人Pro
【摘要模型】 deepseek-r1
【摘要评分】 ★★★★★

© 版权声明
“绘蛙”

相关文章

“极客训练营”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